龙威新能源汽车(有梦,就来大旺圆)

2024年06月02日 来源:点击:

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

有梦,就来大旺圆

肇庆高新区新貌。 王振宇摄

有梦,就来大旺圆

肇庆高新区专门为归侨建造的华侨新城小区。 王振宇摄

“小鹏汽车,你们知道吧?就在我们大旺生产。”不久前,记者来到广东肇庆采访,归侨苏春定指着眼前高楼林立的工业区,不无自豪地说,“还有,宝龙运钞车、玛西尔高尔夫球包车,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。”

苏春定口中的“大旺”,指的是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这里以前是肇庆大旺华侨农场,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。其间,瓦房变高楼,乡野变新城,产业云集,人才汇聚。大旺,日渐成为珠三角地区新的筑梦热土。

城市梦终于成真

“最近,很多归侨老友总跟我叨叨,他们的梦想实现了,日子越过越红火,越来越有奔头。”苏春定说,这些归侨都是原来大旺华侨农场的,一直盼望能过上城里的生活。

几年前,他们从多人蜗居、不蔽风雨的旧瓦房,集体搬进了“华侨新城”。新房子宽敞明亮,住起来舒适开心。华侨新城坐落于肇庆高新区核心地段,一栋栋楼房排列得错落有致,配套的公园、幼儿园和健身器材,应有尽有。

“很多人的新居都是免费置换,搬家只花个装修钱。”苏春定说,这些年,政府为改善归侨生活条件,推出了一系列“惠侨工程”,不仅住房改善了,而且道路更宽了、校舍更新了,户籍学前儿童上幼儿园每人每年还可以享受几千元的补贴。

“农民变市民,瓦房变新居,这样的事情,就发生在我眼前、我身边,是以前没有想到的。”苏春定感慨道。

肇庆是广东的知名侨乡,约有70万海外华侨华人,分布在57个国家和地区,全市有归侨侨眷和港澳台眷属70多万人。1958年,大旺机械化农场成立。1978年至1979年,农场安置归侨6376人,改名为“大旺华侨农场”。

苏春定也是当时被安置的归侨之一。他说:“那时候全靠地里收成过日子,太苦了,很多人向往城市生活。”后来,他和很多儿时的伙伴一样,离开大旺,外出闯荡。

2002年,肇庆高新区迁址大旺,与大旺华侨农场合署办公,大旺自此步入工业化发展快车道。2010年,肇庆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

大旺的巨变由此开始。原来的甘蔗林和鱼塘不见了,代之而起的是林立的厂房、云集的企业、四通八达的公路和美丽宜居的社区。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,就在家门口就业、创业,“只要勤快就有活干,不愁赚不到钱!”

苏春定2005年回到大旺,开始创业,如今已是4家公司的老板。他优先安排归侨侨眷在他的工厂就业,还为大旺中心小学校园建设捐资出力。他说:“大旺是我梦开始的地方,我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,为大旺的建设添砖加瓦。”

产业梦落地生根

“科技共山水一色,新城与产业齐飞”,这是肇庆高新区今天的发展理念,也是大旺人正在腾飞的梦想。

大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,“80后”海归许锦辉从中看到了机遇。他毅然辞职,从外地来到大旺,加入当地招商部门。

许锦辉是一个爱闯荡的人。辞职前,他在国内大型企业任高管。与之前相比,到大旺后的薪水算是“九牛一毛”。有人说他“傻”,他却不这么想,“人不能只琢磨钱袋子,还得把眼光放远点。大旺的快速发展,必然带来更多机遇,我个人就能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。”

几年来,他和同事一起走南闯北,牵线搭桥,成功促成了医药物流产业园、保利集团、海印集团等众多项目入驻大旺,吸引投资超百亿元。

新能源汽车产业这片蓝海,也是高新区招商引资关注的重点。大旺目前已成功引进小鹏、宝龙、爱龙威等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50多家。其中,小鹏汽车生产基地2017年落户大旺,一、二期总投资达100亿元。不久前,宁德时代“入户”大旺,首期投资120亿元。截至2020年,肇庆高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已接近189.18亿元,向着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
如今的大旺,产业兴旺,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形成。

截至2020年,这片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已经聚集了600多家企业,除新能源外,建材家居、生物医药、食品饮料等产业也在大旺落地生根。2020年,全区实现生产总值(GDP)200.07亿元,较2010年增长354.17%;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5家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3.57亿元。

伴随产业的集聚,许锦辉这位“新人”也渐渐在大旺扎下了根。目前他在自己一手招商入园的广东宝龙汽车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。宝龙汽车是一家较大的特种专用车生产企业,2014年整体搬迁到大旺,2018年新生产基地启用,拥有年产1万辆高端特种汽车的生产线。

许锦辉说,“当初我用梦想拥抱大旺,如今大旺成就了我的梦想。有梦就来大旺圆,是我最深切的感受。”

创新梦开花结果

“创新决定企业的竞争力,决定企业的未来。”在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,董事长董李对记者说。

董李是一位知名侨商。他创立的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,目前拥有1000多项专利,主持和参与起草国家、行业标准40多项。2011年,董李带领玛西尔公司落户肇庆高新区,为理士电池技术打造自己的应用场景。

“球场里跑的高尔夫球包车,大马路上跑的清洁环卫车,小区里的老年代步车,玛西尔都能生产。”在公司的车间里,工作人员骄傲地向记者介绍,“这些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。”

自主研发给玛西尔带来了国际竞争优势。2020年,玛西尔公司产值突破20亿元,出口占到了70%左右,在东南亚、欧洲等地区都能见到玛西尔的产品。公司还获得了“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”“中国著名品牌”等荣誉。

像玛西尔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,在肇庆高新区共有163家,占目前高新区已投产工业企业的1/3强,在高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占了很大比重。

在大旺,还有许多研究院和孵化器,致力于打通技术成果转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企业,让技术成果转化不再是件难事。

在肇庆高新区,我们参观了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光电产业研究院。产业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,引进和孵化企业27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。

据介绍,产业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卓有成效。当地的火丁智能照明公司,通过与该研究院深度合作,在汽车照明智能化应用和光学散热等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,产品性能明显提升,很快就收获了大量订单。

目前,肇庆高新区共拥有省级以上工程中心、重点实验室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63家,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,新型研发机构6家;拥有国内外院士及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超60位,人才总量超4.6万人。

“大旺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,人才也越聚越多。”董李说,“强大的创新力量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,让高新区朝气蓬勃、日益兴旺。”

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